煤礦機器人現狀及發(fā)展方向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對機器人代替人類工作的不斷需求,人工智能在煤礦的研究和應用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吨袊圃?025》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要實現關鍵工序智能化、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生產過程智能控制以及建設重點領域智能工廠,未來的煤礦將實現生產設備網絡化和生產現場無人化,這為智能煤礦發(fā)展提供了借鑒性指導。在我國《能源技術革命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中,明確了要提升煤炭開發(fā)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研發(fā)高效建井、快速掘進、智能化工作面等技術,重點煤礦區(qū)基本實現工作面無人化,全國采煤機械化程度達到95%以上。
煤礦機器人是依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來完成各種采礦操作任務的機器。評判煤礦機器人的性能水平包含3個因素,一是智能因素,是指記憶、運算、比較、判斷、決策、學習和邏輯推理等感知能力;二是機能因素,是指變通性、通用性或空間占有性等運動能力;三是物理能因素,是指力、速度、可靠性和壽命等負載能力。
根據控制能力的自主程度,煤礦機器人可分為一般煤礦機器人和智能煤礦機器人。一般煤礦機器人是僅有一般編程能力和操作功能的機器人,可認為是一種針對特定采礦任務而有可編程動作的特殊機器。智能煤礦機器人是自控機器人,它具有較為齊全和可靠的傳感器和執(zhí)行器,能夠像礦工一樣自主完成各類采礦作業(yè)任務,它應具備3個要素,即感知要素、反應要素和決策要素。